眼底血管造影術分為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和吲哚青綠血管造影。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FFA)是通過靜脈注射熒光素利用眼底照相機,記錄眼底熒光變化的技術。視網膜血管性疾病如視網膜血管阻塞、視網膜血管炎、視網膜毛細血管擴張癥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葡萄膜炎等疾病都可以通過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進行診斷與指導治療。?吲哚青綠血管造影(ICGA)以吲哚青綠為染料,主要用于脈絡膜血管的檢查,但視網膜血管也同時顯影。由
眼睛作為人體的視覺感受器官,可以將光或者圖形的刺激轉化為電信號,并將此電信號通過視覺傳導通路向大腦皮層的視中樞傳遞,從而產生視覺,這就是視覺電生理。? ????與心電圖可以檢測到心臟電活動類似,視覺傳導通路中的電信號也可以通過儀器被檢測到,這就是視覺電生理檢查。正常人與眼病患者的視覺電活動有所差別,因此可以通過視覺電生理檢查來診斷某些眼病。這是一種無創的檢查方法,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 ????
目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發病率逾年升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越來越大。廣大患者在“對癥下藥”的同時往往忽視了糖尿病、高血壓所引起的各種并發癥的存在,尤其是對眼睛的危害更是不甚了解,大部分患者經常是由眼睛不適到視力模糊再到視力嚴重下降更有甚者直至失明才會想起去醫院就醫。殊不知,在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間,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高血壓病人,經
視盤玻璃疣(drusen?of?the?optic?disc)又名視盤結石。國外首先報道于1858年,國內1958年開始出現報道;群體發病率不詳。? ????發病機理:多數學者認為是先天不成熟的神經膠質過剩,而且退行變性。但新進有學者認為軸漿運輸的變化是視盤玻璃疣形成的解剖學基礎。也有少數人認為其是母斑病的變異隆表現。遺傳學表現似乎多為散發,但有學者診斷是常染色體顯性或不完全顯性遺傳。? ???
1.CANON公司CF-60UD型造影系統(FFA),用于各種眼底疾病的彩色照相、無赤光照相和眼底血管熒光造影,特點是圖像清晰,即時可看結果,數字圖像,可遠程傳輸 ????2.HEIDELBERG海德堡HRA2視網膜-脈絡膜同步血管造影系統(ICGA),可以進行眼底血管熒光造影、吲哚青綠脈絡膜血管造影和眼底自發熒光檢查,用于多種眼底疾病的診斷。 ????3.美國COHERENT公司NOVUS
本病多見于中年或老年人,男性較多,常為雙眼先后發病,多數患有近視性屈光不正。?? ????病因: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病取決于三因素,即視網膜裂孔、玻璃體液化及有一足夠的拉力使視網膜與色素上皮分開,其中視網膜裂孔是關鍵。發生視網膜裂孔之前,常有視網膜玻璃體退行性變,視網膜周邊部格子樣變性和囊樣變性;玻璃體液化、萎縮和收縮引起玻璃體后脫離。視網膜與玻璃體的退行性變與年齡、遺傳、近視及外傷有關。?? ?
一聽到玻璃體混濁,許多人會以為這是一種眼病,其實玻璃體混濁不是一種病名,而是玻璃體最常見的一種病理變化,玻璃體本身或鄰近組織病變常導致玻璃體混濁,引起玻璃體混濁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這些。?? ????(1)炎性玻璃體混濁:玻璃體是無血管組織,玻璃體炎癥都是周圍組織炎癥擴散而致。如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炎癥組織的滲出物,炎性細胞,壞死組織及色素顆粒,吞噬細胞附著于玻璃體纖維組織而產生
有病吃藥,這幾乎是天經地義的觀點。但對于有些病來說并不一定如此,還有一種飲食療法。比如眼底疾病,發病率很高,病程也長,如果能合理地、針對性地調整飲食,常常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從中醫角度,眼底病可分為兩種:熱性眼底病和雜性眼底病。我們一日三餐所吃的東西,根據種類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療效。? ????熱性眼底病比較常見的有視神經炎、視盤血管炎、急性視網膜色素上皮炎、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脈絡膜炎等;雜性眼底病
經常熬夜工作的中青年男性請高度注意!當您結束一整夜的工作后,很可能遭到一種眼病的“奇襲”,突然感到眼前一片模糊,視野中心仿佛飄著一團黑霧,且看到的東西都是變形、縮小的。?? 高發人群:25歲-50歲視力正常男性?? 這種專挑通宵工作的中青年男性“下手”的眼病有個冗長的名字,叫做“特發性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經常熬夜、過度疲勞、工作緊張、長期用皮質類固醇藥物等都是其誘發因素。??
眼底有豐富的血管,由于某些原因會使眼底產生病變,從而造成視力的下降。為了觀察眼底血管的狀況,眼科醫生經常采用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的方法。將被檢眼充分散瞳,從肘前靜脈快速注入熒光素后,用裝有特定濾光片組合的眼底照相機,專門拍攝眼底血管中熒光素循行時吸收激發光線后所發射出的熒光。眼底熒光素經過的地方能使膠片感光而顯影,從而了解眼底微循環結構及各種生理病理變化,為多種眼底疾病的診斷、治療、療效觀察和機理研究
虹膜位于眼睛角膜和晶狀體之間,中間有一直徑2.5~4mm的圓孔,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瞳孔。?虹膜組織內有調節瞳孔大小的肌肉,即瞳孔括約肌和瞳孔開大肌,這兩者分別由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所支配,兩者的協調維持著瞳孔大小的相對穩定,通過瞳孔直徑大小的變化,可使到達視網膜上光線的量保持適宜的水平。? ????如眼外傷致虹膜大部缺失合并晶體缺如,不僅視力不佳,而且因到達視網膜上的光線的量增多而引起畏光。傳統的方
Coat’s?病又名視網膜毛細血管擴張癥(retinal?telangiectasis)、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變。本病不很常見,但也并非十分罕見。好發于男性兒童,常為單眼,青少年及成人也有發生,但女性及雙眼發病者少見。發現患病的年齡有小到4個月的嬰兒,老至60歲的長者。眼底彩圖與熒光血管造影證實的病歷資料中,亦以11~20歲為最多。20歲以下的患者中,絕大多數為男性,男女之比為7:1~9:1。? 臨
光動力療法(PDT)原稱光輻射療法、光化學療法,它是利用光動力反應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一種新技術。? ??? 1995年,濕性老年黃斑變性(AMD)的Ⅰ/Ⅱ期臨床研究在美國開展,其中經PDT治療后多數病人的視力有所改善,熒光血管造影結果顯示脈絡膜新生血管(CNV)完全封閉。在此基礎上進行了Ⅲ期臨床研究,隨訪的結果顯示,PDT治療不僅能夠避免中至重度視力喪失,而且還可以改善視力,這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
糖尿病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一組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慢性代謝疾病群,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患病率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迅速增高。? 高血糖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和胰島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分型:1型DM,2型DM,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期DM。? 后期的并發癥已經受到人民的重視,尤其是眼部:? --、視網膜
一、造影前準備? ????1?造影室內備搶救藥品及器材,以保證造影安全。? ????2?造影前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及全身疾病史,對有高血壓、肝腎功能損害等全身疾病者應慎重,以防意外發生。? ????3?造影眼滴復方托品酰胺眼液5~6次,待瞳孔擴至7~8mm才能達到攝片的要求,以防漏拍眼底病變區域。? ????4?檢查前護士應將造影的注意事項向病人解釋清楚,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并囑患者心理放松。? ??
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一組以進行性感光細胞及色素上皮功能喪失為共同表現的遺傳性視網膜變性性疾病。本病是一種致盲性眼病,患病率大約為1/3000-1/5000,估計全世界人口中有150萬人罹患此病。? ????該病常于兒童或少年早期時發病,至青春期時癥狀加重,視野逐漸收縮,到中年或老年,黃斑受累致中心視力減退,嚴重者可失明。也有少數患者發病甚晚,但絕大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亦稱為老年性黃斑變性,是與年齡相關的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臨床類型?根據臨床與病理表現,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兩型,即萎縮型與滲出型。萎縮型老年性黃斑變性主要為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玻璃膜增厚和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等原因所致的黃斑區萎縮變性;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主要為玻璃膜破壞、脈絡膜血管侵入視網膜下形成新生血管而導致視網膜或/及色素上皮有漿液或/及出血。?????? ????病因和發病機
目前,一般認為葡萄膜炎就是眼內炎癥的總稱。它包括葡萄膜、視網膜、視網膜血管和玻璃體的總稱。多發生于青壯年,常合并系統性自身免疫病,病情反復引起嚴重的并發癥,是常見的一類致盲眼病。因此應該及時發現,進行正規的診斷治療。?? ???針對葡萄膜炎嚴重的危害性,我們檢驗科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檢查項目,以便于快速準確的診斷,主要有以下項目:? 1、抗鏈“O”(antistreptolysin?O)??又稱抗“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四路372號
郵編:250021
電話:0531-81276111
咨詢電話:0531-81276000
公眾號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