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給需要的人是我們兩人的心愿” ? “捐獻遺體,這是我們兩人共同的心愿。”30日上午,79歲的千佛山醫院骨科主任醫師盧美源為妻子張慧生做出了捐獻角膜的決定。與盧美源一樣,今年同樣79歲的張慧生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退休前是千佛山醫院特檢科主任醫師。 ? 記者采訪了解到,張慧生生前患有心律失常,血液在心房內淤滯,極易形成血栓。去年11月,血栓堵住了張慧生的大腦中動脈,造成其左側肢體偏癱。“今年上半年
近日,記者在濟南見到了剛剛從美國回來的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常委,角膜病學組組長、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所長兼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教授。“生老病死,時至則行。”史偉云則試圖用仁心仁術,緩解人生之苦。只不過,他的“戰場”是“心靈的窗紗”——角膜。 角膜病是當今我國僅次于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有6000萬角膜病患者,我國約有400萬名“角膜盲”患者。作為眼科角膜病專業的領軍
最近,我們《都市新女報》聯合公立三甲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推出了免費治療近視的活動,昨天第一名幸運觀眾周女士在醫院接受了檢查,確定她的近視可以采用激光治療。今天上午,周女士也在我們娘家記者的陪同下,在省眼科醫院接受了激光手術。 手術前的周女士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檢查和消毒,盡管周女士略顯緊張,但是想到即將要摘掉佩戴了十年的眼鏡,心里還是有些小激動呢! 今天的手術由省眼科醫院暖男副院長高華教授親自操刀,眼
(原標題: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不吐不快)) 最近,一位援疆醫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一天夜里,他接診了一名遭遇車禍的病人,肝臟破裂,生命垂危。雖經全力搶救,病人終因失血過多而死亡。當醫生告訴家屬這個壞消息后,家屬不僅沒有責怪醫生,反而向醫生道謝,然后要求把切下的破碎肝臟帶回去,和死者一起埋葬。喪事辦完后,家屬又來到醫院結清所有費用。此舉令這位醫生十分感動。從此,每當遇到危重患者,他都沒有后顧之憂
? 濟南59歲退休干部段樹森一家三口,三名黨員,自愿捐獻遺體。(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齊魯網濟南6月29日訊(記者 張偉)“受黨的教育多年,組織給予我們的很多,而我們回報的卻很少。我們一家人都是黨員,將來故去,我們一家將身體捐獻出來,也算是對社會做出的一點微薄的貢獻。”今年59歲的段樹森入黨已近30年,作為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將遺體捐獻給國家做科學研究,是他多年以來的夙愿。 同時,段
大眾網濟南5月5日訊(記者 李龍)近日,一則《黑暗中看手機,易失明》的文章在論壇和朋友圈里流傳,文中稱關燈后看手機30分鐘以上,將導致黃斑病,無法治愈。大眾網記者向眼科專家求證后得知,黑暗中看手機并不會得黃斑病,但會造成近視加深,引起視疲勞,建議網友關燈后盡量少玩或不玩手機。 這篇文章中稱,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
?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過年的傳統習俗,春節七天假是人們放鞭炮最集中的時間段,當市民沉浸在過年的喜慶當中時,山東省眼科醫院的急診室里仍然燈火通明,醫生、麻醉師、護士都在緊張的忙碌著。 年三十,醫院的第一病區還有21位重癥患者不能出院,醫院安排食堂專門給患者和家屬準備了水餃,還水果、瓜子等零食。除夕值班的主任醫師原公強和護士長劉文猜,親自把熱氣騰騰的餃子送到病友手中,并送上了新春的祝福,讓遠離家人、
1月16日,姚貝娜病逝于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年僅33歲。姚貝娜昏迷前,其父代表她簽下角膜捐獻書。姚父面對媒體采訪時說,她有捐獻遺體的愿望,經過考慮,我們選擇了捐獻角膜的方式,她本來就是一個陽光的人,充滿了光明的愿望,這件事很正常,希望大家不要拔高。 姚父說“不要拔高”,這是一種高風亮節。但是,如果我們看一下當前器官捐贈、移植的現狀,及器官捐贈管理現狀,就會發現“拔高”姚貝娜捐獻角膜一事的意義是很有
近日,歌手姚貝娜捐贈的眼角膜已分別移植給了深圳、成都兩位病人,幫他們重見光明。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仍然飽受角膜供體來源嚴重不足的困擾,與此同時,美國、斯里蘭卡等國家卻在輸出眼角膜,幫助全世界患者恢復光明。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我市自2006年開展角膜捐獻工作以來,已實施角膜捐獻176例,也就是說共有352個角膜捐出,這個數量在全省列第一位,300多人因此受益。但這仍無法滿足眼病患者的需求,
??? 本報訊16日下午,青年歌手姚貝娜因癌癥去世,享年33歲,而她臨走前做的最后一個決定,就是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其中一位受捐者是一名患有圓錐角膜的26歲深圳男青年。姚貝娜去世后,眼科醫生姚曉明為其做了眼角膜摘除。16日晚,姚曉明醫生曬出給這名深圳患者做眼角膜移植手術的照片。17日零時許,手術成功。17日早上9時許,醫生查房時確認:這位患者已能看到光明,其視力已達到0.2,且有望繼續恢復。 ?
?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記者李禾)浙江溫州醫科大學科研團隊通過對248例散發或隱性遺傳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的DNA樣本進行基因測序,首次發現了引起常染色體隱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的高發致病基因——SLC7A14。日前,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訊》上。 ????視網膜色素變性俗稱“夜盲癥”、“雞盲眼”,是眼科中最常見的遺傳性眼病,是導致成年人中途失明
近幾年,隱形眼鏡逐漸成為人們配鏡的首選,因其方便美觀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是隱形眼鏡也給我們帶來了擔憂。 野炊燒烤是時下流行的一種休閑方式,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吃著自己烤的羊肉串,怎一個爽字了得,可是有人說戴著隱形眼鏡燒烤會導致熔化,有失明的的危險,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帶著這個問題,山東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采訪咨詢了山東省眼科醫院的專家,并做了實驗。 對于燒烤時的高溫會不會導致隱形眼鏡熔化這個問題,不同
濟寧汶上縣龐樓村的王西樹大爺今年60歲了,前不久查出胰腺毛病,前不久剛剛動完手術,原以為動完手術就可以康復回家了,可這個節骨眼上老人又查出患了急性白血病,一家人陷入了悲痛之中。老人這時說出了自己最后一個心愿,捐獻遺體。這讓悲痛的家人們很難接受,但不論如何勸說,老人依舊堅持要捐獻。最后,家人決定尊重老人的遺愿。知道了王大爺的決定,龐樓村的村支書一點也不感到奇怪,他說:“他總是為別人著想的比較多。”
濟寧汶上的王西樹大爺在去世之后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4月15日下午,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手術室,王大爺的角膜被成功的移植到2位患者眼中,王大爺用自己的大愛幫助他們重見光明。 王大爺的角膜
關注眼部健康 將公益進行到底 山東省眼科醫院愛心溫暖小學生和孤寡老人 活動現場,少先隊員正在為高院長系紅領巾 2012年6月6日,是第十七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情系白內障患者,共享和諧新視界”。據了解,我國目前有近4.3億近視患者,因白內障致盲的患者約400萬到500萬,我省也有近40萬,已經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自身眼睛的重
森森叢林,何以獨秀? ——史偉云和他領導的山東省眼科醫院側記 唯物史觀從來注重領導者的個性。同時,社會對社會化人的評價離不開他的舞臺,正如領袖、大國、大事是形成偉人的三大要素。說山東省眼科醫院,就得從個性化的史偉云說起。 “不喜歡當醫生”的名醫 史偉云的故事有兩點出人意料。第一點,初始學歷中專。史偉云是安徽黃山腳下黟縣人。1997年,也就是文革后恢復高考制度第一年,姐弟倆一起考學,姐姐上了大
日期:2012-06-07 來源: 生活日報 ?【 查看PDF版】 高華(左)和王婷在接聽讀者熱線。 記者 高明興 攝 今年6月6日是第十七個全國愛眼日,主題為“情系白內障患者,共享和諧新視界”。6月5日晚,本報邀請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高華和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王婷做客本報“空中診室”與讀者進行了交流。孩子這么小,怎么就近視了?
4個配近視鏡的青少年中就會有一個不到7歲的孩子——我院聯合生活日報共同關注青少年近視問題 ? ? 9月1日是濟南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新書包、新文具,不少學生的新裝備中還添了一副新眼鏡。每年開學前夕,省城各眼科醫院以及大大小小的眼鏡店都會迎來中小學生扎堆配鏡的熱潮。或許是因為年年如此,家長和老師們早已習以為常。 但是,一份來自山東省眼科醫院的數據卻令人觸目驚心:7月11日至8月28日,也就是這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四路372號
郵編:250021
電話:0531-81276111
咨詢電話:0531-81276000
公眾號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