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內障多見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隨年齡增加其發病率升高。疾病癥狀主要是漸進性無痛性視力下降、或伴畏光和眩光。雙眼患病,有先后,嚴重程度不一。老年性白內障的發展過程一般分為4期:初發期、膨脹期、成熟期和過熟期。其中膨脹期和過熟期老年性白內障易并發青光眼,如未及時恰當治療,易導致患眼永久性失明。
晶狀體膨脹所致青光眼(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intumescent cataract)是指老年性白內障處于膨脹期時發生的青光眼,發病機制與晶狀體的關系很密切,這類患者眼前節較小、前房深度較淺、房角較窄。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漸吸水膨脹使前后徑漸漸增加,因而虹膜瞳孔緣與晶狀體前囊膜之間的間隙越來越窄,甚至經常發生接觸,房水經過瞳孔區的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一定條件下,如暗室停留過久、精神因素、藥物等作用下,使瞳孔中度散大,可發生完全性瞳孔阻滯,后房壓力升高,周邊虹膜膨隆并與小梁網相貼,發生房角阻滯,引起眼壓升高。同樣道理,在不具備上述解剖生理特點的患者中單純由于晶狀體的腫脹也可導致瞳孔區虹膜與后方晶狀體的緊貼而發生眼壓升高。晶狀體腫脹所致青光眼的臨床表現與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極其相似:患者自覺眼紅、脹痛,重者惡心、嘔吐,檢查可見眼壓升高、球結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腫、前房極淺,瞳孔散大、房角關閉。
?
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phacolytic glaucoma):出現在成熟期或過熟期
白內障時,因經晶狀體囊膜漏出的晶狀體蛋白質引起的炎性青光眼,系一種繼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因老年人
晶狀體的蛋白質成分改變,高分子量的晶狀體蛋白質增加,成熟期或過熟期白內障經晶狀體囊的微細開口釋放晶狀體蛋白質,由于蛋白質沉積物的炎性反應,前房中充滿著吞噬了晶狀體物質的吞噬細胞及炎性碎屑物阻塞了小梁網,引起眼壓升高導致繼發性青光眼。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多見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均有長期視力減退的白內障病史,突然發病,眼痛、結膜充血、視力銳減可致無光感,伴同側頭痛,同時伴有全身癥狀,如惡心、嘔吐。眼壓急劇升高,常為30~50mmHg,有些患者可達60mmHg以上,角膜通常為彌漫性水腫,房水細胞及閃輝反應非常顯著,房角始終保持開放,晶狀體完全呈灰白色混濁,或伴核下沉。
?
上述兩類晶狀體源性青光眼的治療原則均為摘除膨脹或過熟的晶狀體,如伴房角廣泛粘連,則可考慮白內障和青光眼聯合手術。但早期預防最為關鍵,建議廣大中老年朋友關注眼部健康,定期正規眼科醫院體檢,早期行激光虹膜周切或白內障手術干預治療,排除隱患,盡可能避免不可逆性視力喪失的慘痛后果。
?
山東省眼科醫院青光眼科? 劉軍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