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山東省紅十字眼庫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成立,其重要任務:協助我省角膜捐獻志愿者于身后完成遺愿,將他們奉獻健康角膜用于臨床救治或者科學研究。
截至2014年底,本眼庫已累計接收來自山東省16個地市的角膜捐獻204例,是我省接收角膜捐獻數量最多的組織庫。志愿者主要以年齡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約占到50%。6年來,省紅十字眼庫接收的角膜捐獻數量逐步增長,2009年成立當年僅接收捐獻6例,至2014年捐獻突破60例,比2009年翻了三番多。
省紅十字眼庫成立后,我省各地各級紅十字組織積極開展角膜捐獻宣傳,2010年后建立了數百人的捐獻協調員隊伍,積極為有捐獻意愿的志愿者答疑解惑,解除志愿者和家屬顧慮,極大地促進了我省捐獻工作的快速發展。
眼庫成立之初摒棄了陳舊的摘取眼球的接收方式,創新采用摘取帶有少量鞏膜的角膜片的方式接收角膜。該創新模式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身故志愿者的眼球,再輔以角膜假體的植入,實現了遺容的“零”破環。該種方式下能最大限度保護并恢復志愿者安寧、整潔的遺容,不影響為志愿者整遺和開展遺體告別活動,取得了令親屬滿意的效果,得到了各方的認可。
隨著捐獻工作的深入開展,隨著人民群眾對角膜捐獻認知的加深,伴隨殯葬習俗的變化,我省角膜捐獻登記數量呈現快速增加,截至2014年底,全省登記人員已近5000人,年均實現捐獻超200人。我省角膜捐獻規模處于全國前列。
但是,角膜捐獻量與臨床需求仍相去甚遠。據粗略統計,我國有300萬角膜盲患者,但每年完成角膜移植手術僅6000臺。僅山東省眼科醫院2014年度登記的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超千人(不包括當年度完成手術的患者),年均僅能完成角膜移植手術600例,仍有超過7成的患者處于漫長等待的煎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