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多民族視覺健康高峰論壇于北京西苑飯店隆重舉行。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名譽所長、青島眼科醫院院長謝立信院士當選為分會名譽主委,山東省眼科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教授當選為分會首任主任委員,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長、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高華教授當選為常委兼秘書長,青島眼科醫院副院長黃鈺森教授當選為常委,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王婷教授、青島眼科醫院杜顯麗教授當選為委員。
本次大會由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和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主辦,山東省眼科醫院承辦。會議頂尖專家云集,同時邀請各地區各民族眼科專家介紹當地眼科現狀,交流學術,團結協作,就多民族協作,共創全國眼健康事業新局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近年來視覺健康問題如今已成為我國的重大社會議題,而我國眼科資源分布存在不合理,不均衡的情況。
為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成立了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致力于調研國內眼學科現狀,整合優質眼科資源,探索眼學科醫療制度革新方案,提升多民族地區眼科醫療醫技水平,挖掘與弘揚我國民族特色醫療方法,協助制定統一的眼學科醫治標準和運營體系,多部門協作,共同推進中國眼科事業發展,眼學科分會一定能夠扎實起航,穩步向前,共同跨越新高度。
在隆重的開幕式上,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會長吳英萍女士宣布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科學分會成立。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名譽主委、山東省眼科研究所謝立信院士首先致辭,謝立信院士講到: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成立是眼科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是為積極響應習總書記提倡的“一帶一路”政策方針,為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健康事業做貢獻。在各位專家的共同參與下、眼學科會的成立為民族眼科事業發展鑄就一個高層次的平臺,必定會為民族健康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名譽主委、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委、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孫興懷教授致辭。孫教授首先表示對學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隨后,孫教授提到,民族衛生事業需要多學科平衡協同發展,而在民族學科的成立是一個具有高學術水平的平臺,必定會更好的推動眼科學的多元化發展。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首任主任委員、山東省眼科醫院史偉云教授致辭。史教授總結道:民族眼學科的成立與習近平總書記的眼健康事業和一帶一路的政策密不可分,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眼科資源分布不平衡,希望眼科學分會的成立能縮小這方面的距離,為推動民族眼健康事業做貢獻。
此次大會中原衛生部部長高強先生應邀出席,在致辭中高部長提到,眼睛是各民族幸福指數的指路燈,因此眼健康依然是各民族備受關注的健康問題,而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科學分會的成立,一定會為少數民族眼病診療起到重要保障。
高部長同時為學會今后工作指明方向:??發揮優勢為?少數民族服務。為少數民族眼病防治工作培養留得下、用得上的技術堅實力量。?注重中西醫結合眼病診療技術與方法的共同發展。
衛生部原部長高強,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會長吳英萍、副會長伊麗蘇婭,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民族主委謝立信院士、孫興懷教授,首任主委史偉云教授共同為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啟幕。
?開幕式最后,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會長吳英萍為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會長單位授牌。
在“大師論壇”專題,六位眼科大家上臺傳道解惑,分享最新學術成果。
山東省眼科研究所謝立信院士凝練數年的角膜病經驗,進行了《眼科與精準醫學》專題發言,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及挑戰,使與會醫生受益頗深。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孫興懷教授介紹《青光眼新進展-OCTA檢查和UCP治療》。孫教授為大家帶來青光眼診治方面的新進展,首先展示了OCTA對于眼病診治效果評價的優勢,為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
山東省眼科醫院史偉云教授介紹《中國角膜病現狀》,指出了我國角膜病治療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同時提到,中國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而角膜病盲高達400萬,角膜感染及角膜移植眼庫供不應求問題依然存在,作為角膜病學組組長史教授除了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還通過為國家培養角膜手術醫生進一步完成全國角膜手術超過60%。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顏華教授介紹《中國眼外傷現狀》,顏教授為大家分享了眼外傷學組近年來的工作歷程,從數據更新分類以及主要做什么3方面重點闡述,介紹了學組為了進一步提高整體醫療水平舉辦了多場眼外傷巡講等工作,從基層做起為提高整體診療水平奠定基礎。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徐建江教授闡述《干眼與視疲勞》的研究與治療現狀,通過詳細具體闡述兩者的區別和聯系重點強調兩種眼病的診療策略。
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張銘志教授帶來《新型醫聯體——專科聯盟的探索》演講,介紹了建立專科聯盟,實現眼科培訓同質化的工作心得與進展。
在三場“綜合眼病專題”中,各地區專家就眼健康發展現狀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討論。
天津市眼科醫院趙堪興教授則分享了《2017版弱視診治PPP》,強調弱視作為公共健康的重要一部分,需要醫師給予足夠的關注。
天津市眼科醫院王雁教授為大家分析不同地區及不同民族角膜厚度特點,從新的視角、新的分析給大家帶來新的啟發。
北京協和醫院李瑩教授與大家分享《近視眼人群角膜地形圖地域分析》,通過對不同地域、性別、年齡角膜曲率的差異性分析,為圓錐角膜判定及屈光手術方案制定提出依據。
山東省眼科醫院高華教授為大家帶來《醫源性干眼》專題發言,高教授詳盡地講解并分析了干眼的病因和相關診療策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張豐菊教授則介紹了《具有潛力的防控進行性近視方法的研究進展》,全面闡述了鞏膜膠原交聯技術的前世與今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趙明威教授分享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診療策略》,展示了以抗VEGF治療和抗青光眼手術為核心治療手段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綜合治療方法,有效控制了患者眼壓并最大限度保護患者的視功能。
青島眼科醫院黃鈺森教授介紹《兒童白內障手術進展》,詳述兒童白內障的診療難點和要點。
西安市第一醫院眼科醫院吳潔教授帶來《關于提高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感染性角膜病防治工作的思考》,吳教授通過多項工作經驗分享總結發現各種問題,同與會者共同學習探討,使眼科醫生受益匪淺。
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李甦雁教授帶來《艾滋病患者眼科手術中職業暴露的預防與處理》,詳盡的講解了在醫務人員在工作中如何防治感染,同時通過實際案例具體講解分享經驗。
? ? 此外,來自新疆、西藏、甘肅、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的專家還介紹了不同地區角膜移植和感染性角膜病的發展現狀。
? ? "多民族眼科醫療資源專題”首先介紹了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近視情況和眼科資源配置問題——朱丹教授團隊分析了《內蒙古西部青少年近視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馬建軍教授則不僅僅著眼于臨夏州少數民族青少年近視流行病學調查現狀,還對防控對策進行了研究。此外,烏魯木齊市眼耳鼻喉專科醫院熱孜萬·買買提明教授帶來《新疆地區角膜移植患者術后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西藏自治區藏區醫院次旦央吉教授帶來的《西藏自治區眼科醫療資源現狀調查》兩個專題備受關注,少數民族眼健康保障和醫療資源匱乏的現狀讓與會專家感觸頗深,同時進一步奠定民族眼學科分會這一高水平平臺的重要性。
解決視力健康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關系到億萬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們相信,隨著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的成立以及首屆多民族視覺健康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眼科同道們齊心協力,交融共進,必將使我國眼健康事業穩步向前,跨越發展,為眼病患者帶去光明與溫暖。
會議期間,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首任主委史偉云教授就相關問題接受了央視記者的采訪,史偉云教授介紹:
新成立的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眼學科分會不同于以往成立的眼科學分會,它是民族醫學眼科學分會,將致力于為最基層眼科醫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學術與實踐培訓,提高其臨床業務水平;最主要的是對偏遠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建立幫扶機制,努力提高民族地區眼科幫扶水平。同時也為支持和關心民族眼科事業的各企業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平臺的建設將緩解眼科優勢資源不均衡的現狀。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四路372號
郵編:250021
電話:0531-81276111
咨詢電話:0531-81276000
公眾號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