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大率變化
框架眼鏡和接觸鏡所產生的視網膜像放大差異在江天一色重要意義。
1)眼鏡放大率和接觸鏡放大率?
????? 眼鏡放大率是指經矯正鏡片矯正后的屈光不正眼視網膜像的大小和未經矯正鏡片矯正的屈光不正眼視網膜像大小的比值。
????? 接觸鏡放大率表示用接觸鏡矯正的屈光不正眼視網膜像的大小與用框架眼鏡矯正的屈光不正眼視網膜像的大小。
????? 對于遠視眼來說,因為接觸鏡的焦距比等效的框架眼鏡的要短,對于近視眼來說,因為接觸鏡的焦距比等效的框架眼鏡的要長;總體上,接觸鏡對視網膜像的改變要比框架眼鏡的改變量小,所以接觸鏡矯正遠眼,其視網膜像比用框架眼鏡矯正的要小;對于近視則相反,接觸矯正的視網膜像比框架眼鏡矯正者要大。
2)接觸鏡放大效果的實際應用
???? 近視:隨著近視的增加,接觸鏡矯正后的像比等量普通眼鏡矯正的視網像也逐漸增大,這對增進視力有用。
???? 無晶體眼:白內障摘除后,視網膜像大小的增加會引起視網膜像大小的明顯改變,晶體摘除后戴框架眼鏡,視網膜像增加20%--50%,如戴接觸鏡,可能分布范圍約為2%。無晶體眼配戴接觸鏡可以產生雙眼視。
???? 屈光參差:為了盡可能保持雙眼視網膜像大小接近,接觸鏡是最好的矯正形式。
???? 中、高度散光: 在度數較高散光眼中,兩條子午線的眼鏡放大率不均等,造成視網膜像的變形,接觸鏡可明顯減少此現象,但配戴者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戴接觸鏡后新的視網膜像。
二、調節變化
????? 當看近物時需作適當的調節才能看清。看清近物的調節需求,在戴框架眼鏡和戴接觸鏡時存在差異。
1)配戴框架眼鏡時的眼調節?
????? 接觸鏡和框架眼鏡與角膜之間的頂點距離不同,所以近物在角膜平面的聚散度各不相同,這就造成了配戴接觸鏡看近和配戴框架眼鏡看近時,眼調節需求不相同。
2)配戴接觸鏡時的眼調節?
????? 接觸鏡離眼的主點的距離極小,可忽略不計,所以戴接觸鏡時對近物的調節量與正視眼基本相同。
對于接觸鏡配戴者來說,調節需求和正視眼基本相同。近視眼配戴接觸鏡矯正,調節需求比配戴相應的框架眼鏡矯正時要大;而遠視眼配戴接觸鏡矯正,調節需求則比等效的框架眼鏡矯正時要小。
三、集合的變化?
??????由于接觸鏡隨眼球而轉動,故看近物時的集合需求與正視眼相同,戴框架眼鏡看近物時,視線向內而偏離眼鏡光心,產生棱鏡效果,從而改變了集合需求。
????? 遠視眼配戴接觸鏡時,集合量比配戴框架眼鏡矯正時要少,因為框架眼鏡導致底朝外的棱鏡效應,促使眼睛產生比相應注視距離要多的集合量,而接觸鏡則隨同眼球轉動,基本不會出現棱鏡效應的變化。
???? 近視眼則反之,配戴接觸鏡矯正時集體量比配戴框架眼鏡時要多,此時由于框架眼鏡導致底朝內的棱鏡效應,眼睛產生比相應注視距離要少的集合量,而接觸鏡則隨同眼球轉動,同樣基本不會出現棱鏡效應的變化。如果近視眼從配戴框架框架眼鏡改為配戴接觸鏡,由于集合增加帶來的影響在臨床上有時需要重視。
??????
四、接觸鏡臨床光學特點
??????與框架眼鏡相比,在臨床應用上接觸鏡具有如下光學上的優點:
1)由于鏡片跟隨眼球運動,孔徑較小,不會出現顯著的斜向像散、畸變、色差等像差;
2)環形盲區、復視區等對配戴者造成的視野限制和干擾較小,特別是在高度屈光不正者;
3)由于鏡片跟隨眼球運動,對于屈光參差者來說,很少出現雙眼之間的棱鏡效應不平衡;
4)對于無晶狀體眼,視網膜像的放大率變化較小;
5)硬鏡矯正角膜散光,包括不規則角膜散光的矯正效果更好。
???? 接觸鏡也存在以下光學上的不足:
1)鏡片偏心造成眩光或“鬼影”現象;
2)環曲面接觸鏡容易旋轉,而影響矯正視力;
3)鏡片過度運動也會影響視力等。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四路372號
郵編:250021
電話:0531-81276111
咨詢電話:0531-81276000
公眾號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