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均壽命的延長以及臨床診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被發現患有糖尿病。據統計,目前我國約有2000萬糖尿病患者,且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較差。糖尿病可引起全身多種合并癥,其中眼部的病變就稱為糖尿病性眼病。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升高,糖尿病性眼病也有日益增多的趨勢。目前很多病人對糖尿病及其眼部合并癥的認識并不夠,部分病人是在出現了糖尿病性眼病,到醫院就診時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或者雖然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但是直到眼睛出現問題才來找眼科醫生。在此,我們真誠地告誡廣大糖尿病病人,在出現視物模糊時要想到是否血糖發生了劇烈波動而引起眼屈光改變,或有糖尿病眼底病變存在。常見的糖尿病眼病變主要包括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視神經病變及眼肌麻痹等,其中引起視力下降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所致的白內障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尤其以后者危害性最大。?
????1、屈光不正多發生于血糖劇烈波動時,屈光改變多發生于50歲以上的患者,特別是雙眼同時突然發病。糖尿病急性初起或加重時一般血糖很高,多發生近視;當治療后或治療欠妥時,一般血糖顯著降低,多出現遠視。突然發生的屈光改變對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譬如,雙眼突然發生近視,對無糖尿病者應考慮患糖尿病的可能,應進行有關糖尿病的一系列檢查;已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如突然出現近視或遠視,則為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征象,患者應該去醫院作相應的生化檢查,以修正現行的治療方案。?
????2、白內障:糖尿病患者的白內障分兩類,一類為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另一種為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內障。?
???(1)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主要發生在青少年嚴重糖尿病患者,較少見。特點為雙眼同時發病,發展迅速,可在數日,甚至48小時內迅速進展為成熟期白內障,導致視力迅速下降。這種白內障也可隨全身病情的控制而緩慢進展或停止進展,甚至消退。?
???(2)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內障與無糖尿病者的老年性白內障相比無特異臨床表現,只是發病的平均年齡較早,進展較快。兩類白內障的治療均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前者易發生并發癥,故術前應對糖尿病進行較好的控制,一般要求空腹血糖????3、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發癥,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也是對糖尿病人視力的最大威脅。該病癥主要是引起視網膜與玻璃體內出血。眼底的血管是全身唯一可直接觀察到的小血管,通常所說的出血都是發生在視網膜上,這是由于視網膜上非常細小的血管因糖尿病的影響而發生通透性改變,然后發生出血。而更為嚴重的是在本來沒有血管的玻璃體內長出一些新的細小血管,如果這些血管出血,很容易一下子就擴散開來,使玻璃體內充滿了血液。這樣,光線就不能通過玻璃體到達視網膜,使視力嚴重下降。再有就是這些細小血管形成血管纖維和出血形成的疤痕對視網膜的牽拉,從而導致視網膜脫離而引起失明。在發達國家,這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此外,黃斑病變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特殊類型,對6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黃斑病變是視力喪失的第一位原因。??
????4、青光眼:多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又稱出血性青光眼。因新生血管管壁很薄,易于破裂出血,常反復發生,難以吸收。病人除了視力降低外,尚有劇烈的難以忍受的頭痛和眼痛。此并發癥治療十分困難,晚期甚至可能要做眼球摘除術。?
????5、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病變較少見,主要表現為缺血性視乳頭病變及繼發性視神經萎縮,是糖尿病引起失明的原因之一。?
????6、眼肌麻痹:糖尿病眼肌麻痹主要繼發于顱神經病變,可引起復視、眼球運動障礙及眼球震顫。?
????糖尿病眼病,尤其是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除與糖尿病病程及遺傳易感性有關外,與糖尿病控制好壞也有很大的關系。糖尿病控制良好雖不一定能阻止視網膜病變的發生,但可以減輕或推遲視網膜病變對視力所造成的危害。定期眼科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眼病變。?
總之,糖尿病人應該認識糖尿病性眼病的嚴重性,積極預防糖尿病性眼病的發生。首先,要根據專科醫生的指導控制好血糖,增加對自身疾病的認識,配合醫生積極進行治療,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其次,就是一旦有了糖尿病就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眼部并發癥并作及時治療,以防止各種嚴重后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