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平時多見于嬰幼兒時期,人工喂養不當或食物中維生素甲含量過少,或由于長期腹瀉而造成攝入量不足;也可發生在急性熱性傳染病后,特別是麻疹、肺炎等熱病時,維生素A消耗量增多,加之食欲不振、忌口等,攝取量減少時。戰時,在激烈的戰斗中,如出現含維生素食物供應困難,也有發生本病的可能。?
二、臨床表現?
(一)全身癥狀 表現為嚴重營養不良,身體虛弱消瘦,聲音嘶啞、皮膚干燥,毛發干而脆、呼吸道、消化道等粘膜上皮變性,結果可出現支氣管炎、肺炎及腹瀉等。?
(二)眼部表現 除雙眼畏光不愿睜眼以外,眼部病變經過可四階段。?
1.夜盲期?夜盲是維生素A缺乏的早期癥狀。此期外眼正常,僅自覺在光線暗或黑夜之中行動困難,是暗適應功能下降的結果。嬰幼兒年齡太小,很難自述被發覺。而成年人夜盲,則應與其他原因所致夜盲如視網膜色素變性等相鑒別。?
2.干燥前期?球結膜表面失去光澤,角膜表面也變得暗淡無光。繼而球結膜失去原有的彈性,當眼球轉動時圍繞角膜緣的球結膜呈同心環形皺襞。角膜感覺減退。?
3.干燥期?此期球結膜呈顯著的干燥狀態,在瞼裂區角膜兩側的球結膜上,出現肥皂泡沫狀的銀白色三角形斑,叫結膜干燥斑或畢托(Bitot)斑;此斑不為淚液濕潤,且沖洗不掉,但易被擦去,稍等片刻后又再度出現。角膜完全失去光澤,并呈灰白色霧狀混濁。角膜感覺幾乎完全消失、怕光。此期如不及時治療,病情將急劇惡化而進入角膜軟化期。?
4.角膜軟化期?是病變發展的最嚴重階段。球結膜增厚而且粗糙,如同皮膚。角膜感覺消失;基質呈彌漫性灰白色混濁。繼之角膜上皮脫落,基質壞死,形成潰瘍,前房積膿。角膜可迅速穿孔,虹膜脫出。輕者愈合形成粘連性角膜白斑;重者可演變成眼球萎縮或角膜葡萄腫而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