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山東電視臺就“愛眼日”相關主題對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立信教授進行了專訪。?
????記者:謝院士,請您就今年愛眼日主題“防盲進社區,關注眼健康”談幾點建議。?
????謝院士:社區醫療是我國醫療改革的一個方向和趨勢,是國際上達成共識的成功的醫療改革經驗。世界衛生組織不久前宣布全世界有三大疾病,即心血管、腫瘤和盲,盲已經成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今年愛眼日的主題定位“防盲進社區,關注眼健康”,這與我國醫療改革的方向和盲的嚴重性是一致的。?
????記者:謝院士,剛才您提到了社區醫療。今年的主題也是“防盲進社區”,在我國社區醫療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如何去開展防盲工作,社區醫院是否應當設有專業眼科醫生。?
????謝院士:首先,在西方發達國家,社區有綜合性的醫院,有各個專業的醫生,這是國際社區醫療發展的一個趨勢。然而在我國,由于受經濟實力的限制,目前社區醫生應該是全科醫生,這是總的方向。因此眼科專業醫生要對社區的全科醫生進行培訓,經過專業的培訓后,短期內即可以大幅度提高眼科疾病的診治水平。?
其次,社區醫院應配備基本的眼科醫療設備。只要配備眼壓劑、眼底鏡和裂隙燈這三個基本的設備,就可以對常見的眼科疾病進行診斷。?
????另外,要實現防盲的目的,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相關的眼科知識,比如小兒弱視和糖尿病引發的眼疾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而糖尿病可引發眼疾而致盲;目前我國至少有1300萬左右的兒童患有單眼弱視的眼疾,小兒弱視問題已相當普遍。究其原因,關鍵是大多數老百姓缺乏基本的眼科認識。總而言之,防盲治盲的關鍵是防盲,就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記者:謝院士,請您對人們日常護眼愛眼提幾點建議。?
????謝院士:愛眼護眼要時刻關注,不可大意。比如,嬰兒若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出生后6個月為最佳手術時期,若錯過最佳時機將造成嚴重后果。再比如眼底病如能盡早發現,只要做個簡單的激光治療便可,既便宜又有實效。防盲治盲要從小抓起,我院目前正在籌備成立兒童眼科體檢中心,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的支持,回報國家的投入!?